广告区域

广告区域

平安基金,全军覆没:股基全数亏损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

admin 2024-02-22 3次阅读

  来源:花椒财经

  文 | 鸟叔

 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起诉代销行,2月19日,这一词条登上微博热搜。

  故事的主人公自2020年1月起从某银行购买理财产品。

  2021年6月22日,在客户经理要求下,他投入50万元,购买了理财产品平安优质企业混合A。

  到2023年5月,该投资者损失15.88万元,亏损超过30%。

平安基金,全军覆没:股基全数亏损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

  很不幸,投资者起诉要求代销行赔偿损失,被法院驳回。

  理由是当时该投资者尚未实际赎回这只基金,损失尚未实际发生。

  更不幸的是,假如该投资者后来继续持有这只基金,他的亏损很可能会超过40%。

  01

  投资者买平安基金产品亏惨了

  平安优质企业混合基金,是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。由平安基金发行,2021年7月19日成立。

  平安优质企业混合初始规模约33.4亿元,有超过4万投资者认购。

  根据裁判文书,前面这位投资者在2021年6月22日购买这只基金。也就是说,他是该基金的4万名初始投资者之一。

  平安优质企业混合基金经理薛冀颖,是一位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老将。他曾先后在鹏华基金、融通基金工作。

  这只新基金发行时,基金经理希望通过精选优秀企业,优化投资组合,为投资者贡献更高价值。

  但实际上,平安优质企业混合成立后便一路下跌。到投资者起诉的2023年5月已经跌了30%。

  近一年来,基金下跌加速。天天基金信息显示,这只基金近一年来又跌了18.29%。成立2年多以来,累计跌幅已经超过40%。

平安基金,全军覆没:股基全数亏损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

  近期发布的2023年四季报显示,平安优质企业混合净值仅剩不足14亿元,较初始规模缩水过半。

  而这并不是平安优质企业混合基金牵涉的首起投资亏损诉讼。

  去年9月就有媒体报道,2021年4月至6月,有投资者购买了80万元的平安优质企业A等三只基金。

  后来,这些基金出现亏损,投资者将银行告上法庭,要求赔偿损失。

  02

  平安基金股基全数亏损

  成立于2011年1月的平安基金,声名显赫,且发展迅猛。

  据天天基金数据,目前平安基金管理规模5670亿元,位列行业第16名,管理基金340只。

  平安基金总规模虽然挤进行业前列,但其权益类产品投资能力一直相对薄弱。

  目前,平安基金5670亿元产品中,权益类产品占比不足10%。

  平安基金的股票型、混合型基金规模,在行业内排名分别为第30、38名,与其管理总规模明显不相称。

  从业绩来看,平安基金这“区区数百亿元”的权益产品,也没能管理好。

  Wind信息显示,平安基金成立超过3年的股票型基金,近三年全数亏损。跌幅最低的都超过16%,跌幅最高的超过了44%。

平安基金,全军覆没:股基全数亏损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

  而近一年来,平安基金股票型基金只有2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。

  平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表现类似,近三年来,只有3只基金收益为正。这三只基金还都是规模不足1亿元的迷你型产品。

  平安基金剩余的混合型基金产品,亏损最高的已经逼近60%。

  说平安基金的权益产品几乎“全军覆没”,并不为过。

  03

  平安基金董事长曾回应“基民不赚钱”问题

  基金严重亏损,基金公司依旧赚得盆满钵满,而投资者的损失却只能自己承担,这是基金行业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。

  平安基金董事长罗春风曾多次回应这一问题。

  2021年2月,平安基金董事长罗春风在一篇文章中分享道,“基金赚钱,基民不赚钱”的行业难题,从多方面倡导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文化,或是一剂良方。

平安基金,全军覆没:股基全数亏损 投资者50万买基金亏30%

  罗春风提出了三大办法,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投研业绩上,从长期角度进行考核,力求为投资人带来长期持续回报的“长跑型”基金。

  在产品供给上,罗春风认为要为客户提供不同期限、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,可以涵盖跨周期、跨市场、多资产、多管理人等模式。

  在最近发布的2024年新春贺词中,罗春风再次提到:

  平安基金坚守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的理念,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,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。

  “我们相信,公募基金行业通过践行专业主义与长期主义的投资理念,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,持续提升投研管理能力,能够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。”

 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平安基金并没有解决“基民不赚钱”问题。

  04

  业绩不佳,平安基金要如何发展权益类产品?

  没有哪家有追求的基金公司,不想壮大权益类产品规模。

  但权益类基金尤其考验基金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能力。

  早年,平安基金在罗春风的带领下,制定了“先固收后权益”的发展战略。

  这一策略只成功了一半——固收上来后,平安基金的权益产品一直无法跟上。

  2016年,肖宇鹏任平安基金总经理时,重申这一策略。但他任期内,平安基金的权益产品占比不增反降。

  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:权益产品真不是基金公司“想做就能做”的。

  但对于平安基金这样规模的基金公司而言,严重的“偏科”不利于长远发展,权益产品的课,迟早是要补的。

  去年6月,罗春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明确提到,平安基金接下来有两项重要工作。

  首先就是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两条腿走路,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。

  只是,眼下平安基金权益类产品糟糕的表现,确实很难对投资者有吸引力。

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